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原则、流程、数据收集与处理、风险评估方法及区划成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编制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Z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89-2021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方法以及成果表达等内容,适用于新疆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工作。
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新疆地域特点制定,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雷电灾害”、“雷电灾害风险”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例如,“雷电灾害风险”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理解这些基础概念对于正确应用标准至关重要。
3. 基本要求: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风险评估模型选择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指出应优先使用长期观测记录作为基础资料,并确保数据的时间序列长度足够长以反映雷电活动规律。
4. 工作程序:标准详细描述了从项目启动到最终成果提交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处理、风险评估及结果验证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求,比如在现场调查时需要关注哪些要素,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等。
5. 方法:提出了多种可用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论,如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法、概率统计法等。同时,还给出了如何结合实际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具体建议。
6. 成果表达:明确了最终成果应当包含的内容形式,如文字报告、图表展示、专题地图等,并且对每种形式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在制作专题地图时应注意色彩搭配合理、标注清晰准确等细节问题。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DB65/T 4389-2021》不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且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指导,有助于提高新疆地区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