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Coeffici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技术规程》(DB65/T 4360-2021)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为科学、准确地测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提供了指导,对于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新疆地区农田灌溉工程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工作。这意味着它主要针对的是新疆地区的灌溉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类型的灌溉设施。
测定方法的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测定方法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对于大型灌区可以采用面积加权法,而对于小型灌区则可以选择断面流量法或槽式量水法。这种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结合具体条件合理确定。
数据采集要求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强调了观测频率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每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数据记录,特别是在灌溉高峰期更应该增加观测次数。此外,还要求对降雨量、蒸发量等相关气象因素也要同步监测,以便全面评估灌溉效果。
计算公式说明
标准给出了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具体公式:
\\[ \\eta = \\frac{Q_{出} - Q_{入}}{Q_{入}} \\times 100\\% \\]
其中 \\( \\eta \\) 表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Q_{出} \\) 是田间实际消耗掉的水量,\\( Q_{入} \\) 是进入田间的总水量。此公式直观反映了从水源到作物吸收之间的水分损失情况,有助于识别节水潜力点。
结果分析与报告撰写
最后,标准要求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书面报告,并附上详细的图表说明。报告内容应当涵盖测定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当前状况,也为未来规划提供了依据。
总之,《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技术规程》(DB65/T 4360-2021)通过明确测定流程和技术细节,为提高新疆地区农业灌溉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对于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