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秋马铃薯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秋马铃薯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utumn Pot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0/T 144-2021《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山东省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秋马铃薯的栽培技术流程,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薯选择与处理
条文内容:种薯应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大小均匀的健康种薯,且重量应在30-50克之间。
解读:这一规定强调了种薯的质量对后期生长的重要性。健康的种薯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大小均匀的种薯有助于统一出苗时间,便于田间管理。
2. 播种时期
条文内容:播种时间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
解读:选择合适的播种期是保证秋马铃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过早播种可能导致高温影响幼苗生长,而过晚则可能因低温影响块茎膨大。因此,需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规律来决定最佳播种时机。
3. 土壤准备
条文内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保持在5.5-6.5之间。
解读: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秋马铃薯的生长至关重要。适宜的pH值可以促进养分吸收,同时疏松透气的土壤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水分渗透。此外,合理的施肥方案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4. 田间管理
条文内容:苗期及时查苗补缺,中后期注意控旺促花保果。
解读:苗期查苗补缺是为了保证全苗齐苗,避免缺苗断垄现象发生。进入中后期后,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地上部分过度生长,促使更多养分向地下块茎转移,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5. 病虫害防治
条文内容: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综合防控。
解读:提倡使用物理隔离、轮作倒茬等非化学手段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当病情较重时才考虑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防止残留超标。这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秋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从种薯选择到收获全过程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农民朋友更好地开展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