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规范、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维护。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telligent Rail Transi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技术标准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TSHJX 059-2024《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技术标准》为例,该标准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更新与优化。本文将聚焦于“车辆与轨道耦合系统的动态性能测试”这一关键条文,探讨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变化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动态性能测试的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车辆与轨道耦合系统的动态性能测试主要集中在静态条件下的载荷分析上,缺乏对实际运行环境中的振动、冲击等复杂工况的考量。新版标准则引入了更加全面的动态测试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1. 实时监测:增加了对列车运行过程中加速度、角速度等参数的实时采集功能。
2. 多场景模拟:要求测试涵盖直线行驶、曲线通过、急转弯等多种典型工况。
3. 数据分析:强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评估系统长期工作的稳定性。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有效实施上述动态性能测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1. 设备准备
确保所有用于测试的仪器设备均经过校准,并且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特别注意的是,惯性测量单元(IMU)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数据采集的质量。
# 2. 测试流程设计
根据实际运营线路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例如,在直线段重点检查轮轨接触力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而在弯道处,则需关注车体侧倾角的变化情况。
# 3. 数据处理与评估
收集到原始数据后,应采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对其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干扰。然后基于这些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出各项指标值,如最大允许偏移量、平均摩擦系数等,并与设计值对比,判断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 4. 结果反馈与改进
如果发现某些指标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制造工艺问题或是安装不当造成的。针对查明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并重新进行测试直至合格为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完成对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辆与轨道耦合系统的动态性能测试工作,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这也体现了新版标准相较于旧版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