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中好氧发酵的技术要求、工艺参数、产品质量要求及环境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内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好氧发酵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erobic Fermentation of Sludge Utilization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the Erhai Lake Basin - Part 4: Aerobic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X79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9T 80.4-2021《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4部分:好氧发酵技术要求》是针对洱海流域特殊环境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好氧发酵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好氧发酵、堆肥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为后续内容提供了统一的语境。
二、原料要求
1. 污泥含水率应控制在60%-80%之间。过高会抑制微生物活性,过低则不利于有机物降解。
2. 原料需经过预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确保发酵均匀性。
3. pH值应在6.5-8.5范围内,利于微生物生存繁殖。
三、发酵工艺要求
1. 发酵温度:初始阶段保持在20℃以上,主发酵期达到55℃以上并持续不少于3天以杀灭病原菌。
2. 氧气供应:通过翻堆或强制通风保证供氧充足,维持氧气浓度不低于10%。
3. 水分管理:发酵过程中定期检测含水率,及时调整至适宜范围。
4. C/N比:调节至20:1-30:1,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四、产品质量要求
1. 成品含水率≤30%,便于储存运输。
2. 总养分(N+P2O5+K2O)≥5%,满足农业利用需求。
3. 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确保安全使用。
4. 种子发芽指数≥80%,表明无毒害物质残留。
五、运行管理要求
1. 应建立完善的台账制度,记录进料、出料及各阶段参数数据。
2. 定期维护设备设施,保障正常运转。
3.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日常操作与监测工作。
六、环境保护措施
1. 设置防渗漏设施,防止渗滤液污染土壤地下水。
2. 对产生的废气采取有效收集处理措施,减少异味扩散。
3. 规范处置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本标准特别强调了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