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中连续搅拌厌氧消化的技术要求、工艺参数、运行管理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内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tinuous Stirring Anaerobic Digestion in Sludge Utiliza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the Erhai Lake Basin - Part 3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9T 80.3-2021《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3部分: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是云南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主要规范了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通过连续搅拌厌氧消化工艺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要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处理规模在1万立方米/日及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连续搅拌厌氧消化处理过程。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即针对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洱海流域内具有较高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
技术要求
# 厌氧消化罐设计与运行
标准中指出,厌氧消化罐的设计应考虑污泥停留时间(SRT)一般为20至30天,并且需要配备有效的搅拌系统以保证污泥颗粒均匀混合。此外,还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通常维持在35℃±2℃范围内,这对于促进甲烷菌群活动至关重要。
# 进出料条件
对于进料污泥,其有机物含量不应低于60%,水分含量则应在75%-85%之间。而出泥后的干物质浓度应达到20%-30%,以便于后续脱水或进一步处理。
# 碳氮比调整
为了优化厌氧消化效率,建议将碳氮比(C/N)保持在20:1到30:1之间。如果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C/N值偏离此范围,则需采取措施如添加外源碳源或稀释污泥来调节。
环境保护与安全
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严格控制恶臭气体排放,采用密闭式设备并安装除臭装置。同时,在整个处理流程中产生的废液也必须经过妥善处理后才能排放。
结论
DB5329T 80.3-2021不仅为洱海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厂提供了具体的污泥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指导,同时也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遵循这些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污泥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