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瓜集约化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甜瓜集约化嫁接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Graft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1T 010-2021甜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衡水市发布的关于甜瓜嫁接育苗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中提到“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砧木品种”,这表明在选择砧木时要注重其综合性能。例如,可以优先考虑使用黑籽南瓜作为砧木,因其具有较强的抗枯萎病能力,同时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够有效提升甜瓜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其次,“嫁接前7天至10天开始对砧木和接穗进行炼苗处理”这一规定强调了嫁接前准备工作的必要性。通过适当的炼苗可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为后续的嫁接操作提供更好的条件。具体做法包括逐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减少水分供应等措施。
再者,“嫁接后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至95%,避免阳光直射”是保证嫁接成功的重要环节。高湿度环境有助于切口愈合,而避免强光直射则能防止幼苗因失水过多而受到损伤。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棚顶覆盖遮阳网来调节光照强度。
此外,“嫁接苗定植前3天至5天逐渐降低棚内温度,并停止浇水”这项要求旨在让幼苗适应即将面临的外界环境变化。逐渐降温与控水有助于锻炼幼苗的耐寒性和抗旱性,提高其移栽后的存活率。
最后,“嫁接苗定植时注意不要伤及根系,覆土深度以不埋住子叶为准”提醒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谨慎。确保根系完整无损以及合理的覆土深度对于促进新根生长至关重要。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但它们涵盖了从砧木选择到嫁接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核心要点。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有助于提高甜瓜嫁接育苗的成功率,还能有效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