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唐棣组培快繁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唐棣的组培快繁生产及其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Tilia by Tissue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25—2021 唐棣组培快繁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唐棣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指出,外植体应选择健壮无病害的幼嫩枝条作为材料。在处理过程中,要求使用75%酒精浸泡30秒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去除表面微生物污染,同时避免对植物细胞造成伤害。
2. 培养基配方
推荐使用的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其中添加6-BA浓度为1.5mg/L,NAA浓度为0.1mg/L。这种配比有助于促进芽点分化和生长,同时保持良好的成活率。此外,还建议加入适量的活性炭以吸附有害物质,提高培养成功率。
3. 温湿度控制
在培养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5±2℃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范围内。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30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这些条件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下的生长状态,有利于植物组织的正常发育。
4. 转接频率
初次接种后的第一次转接应在30天后进行,之后每隔20天转接一次。每次转接时需检查并剔除感染或死亡的植株,确保整体存活率。通过定期转接可以有效扩大繁殖规模,缩短生产周期。
5. 炼苗移栽
当试管苗长至6-8厘米且具有4片以上真叶时即可进行炼苗移栽。移栽前先将苗置于自然光线下适应一周,然后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基质。移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适当遮阴,待新根系完全建立后再逐步增加光照时间。
以上内容基于《DB23/T 3025—2021 唐棣组培快繁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