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逊克县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逊克县区域内大豆的生产与管理。
Title:Xunke County Soybea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1/T 053—2021《逊克县大豆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逊克县为规范大豆种植技术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品种,种子纯度应达到98%以上,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高于85%。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和包衣处理,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具体操作中,要确保种子质量检测报告齐全,包衣剂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二、整地与施肥
强调深耕细作的重要性,要求耕深达到25厘米以上,耕后土地平整无坷垃。基肥施用量为每公顷施有机肥30吨或商品有机肥6吨,配合氮磷钾复合肥450公斤。追肥则根据生长情况分次进行,苗期追施尿素75-105公斤/公顷,开花结荚期追施磷酸二氢钾溶液75-105公斤/公顷。
三、播种技术
规定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方式,行距保持在60-70厘米之间,株距控制在12-15厘米范围内。每公顷播种量为75-90公斤,覆土厚度3-5厘米。播种时要保证土壤含水量适中,一般在20%-25%之间。
四、田间管理
要求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壮苗。苗期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毒饵诱杀或喷洒高效低毒农药。生长期加强水分管理,保持田间持水量70%-80%。开花结荚期注意防倒伏,可通过培土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强植株抗性。
五、收获与贮藏
建议当植株叶片基本落尽、豆荚呈现黄褐色时开始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割晒、脱粒等工序。收获后的籽粒要及时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13%,然后入库贮存。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
六、病虫害综合防控
提倡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发现病原菌侵染或害虫危害,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于大豆食心虫可用灯光诱杀成虫,幼虫期喷洒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悬浮液。
以上内容是对DB2311/T 053—2021《逊克县大豆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大豆生产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