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的场地环境、设施设备、亲鳖选择与培育、人工繁殖、稚鳖培育、成鳖养殖、病害防治、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的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hinese Softshell Turtle Seedling Breeding and Pond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华鳖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3/T 953-2021)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对规范中华鳖的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种繁育方面,标准要求亲鳖的选择非常严格。规定亲鳖应来源于无疫病发生的养殖区域,体重应在1.5kg以上,体长25cm以上,且性腺发育良好。这确保了亲鳖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孵化环节,标准指出孵化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湿度保持在85%以上。同时要求孵化箱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害发生,提高孵化成功率。
对于池塘养殖部分,标准强调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1.5-2米。池塘底部应平整,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进排水系统要分开设置,并配备增氧设备。这样的池塘条件能够为中华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饲料投喂方面,标准推荐使用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并适当搭配鲜活饵料。每日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左右。饲料量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晴天可适当增加投喂量。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以内。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等,一旦超标要及时处理。
这些规定涵盖了中华鳖养殖的各个环节,从亲鳖选择到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要求。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有助于提升中华鳖养殖的整体水平,促进这一特色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