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眼镜制配场所的计量管理要求,包括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和校准,以及服务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从事眼镜制配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Title:Specification for Metrological Management of Eyewear Fit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J94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388-2021《眼镜制配计量管理规范》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眼镜制配过程中的计量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以下将对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相关术语的定义,如“眼镜制配”是指为顾客提供验光、定配眼镜服务的过程。“计量器具”则是指用于检测视力参数的仪器设备。这些基础概念的明确有助于后续操作的标准化执行。
计量器具的配备与使用
根据标准要求,眼镜制配场所应当配备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验光仪、焦度计等计量器具,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第4.1条指出:“验光仪应具备自动测量功能,并能显示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及轴位。”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验光师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设备来获取精确的数据。
验光程序
标准强调了科学严谨的验光流程。第5.2条规定:“初次验光前应对顾客眼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可能影响验光结果的眼部疾病。”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处方是否合理有效。此外,在复验时也需遵循同样的程序,以保证最终结果的一致性。
定配眼镜的质量控制
对于成品眼镜的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第6.1条提到:“眼镜镜片中心厚度偏差不得超过±0.1mm。”这样的细节规定可以有效避免因制造误差而导致佩戴不适的问题发生。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第7.3条指出:“当顾客反映产品存在问题时,经营者应在24小时内响应并安排专业人员处理。”这一条款不仅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总之,《眼镜制配计量管理规范》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从源头上保证了眼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