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桐城水芹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桐城水芹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Tongcheng Water Celer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桐城水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编号:DB3408T 004-2021)是由安徽省桐城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当地水芹的种植与生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地块选择与准备
地块选择:根据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优先考虑pH值在6.5至7.5之间的壤土或砂壤土。
整地施肥:在播种前需深耕土地,深度不低于30厘米,并结合施用基肥。推荐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作为基肥。此外,还应注意清除杂草和病虫害残留物,确保土壤清洁。
种子处理与播种
种子选择:选用经过检疫合格、无病虫害、饱满度高的种子。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及不完整颗粒。
播种时间: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3月中旬至4月初,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方式,在整理好的畦面上开沟,沟间距约为2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控制在1-2厘米之间。播种后要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水芹喜湿怕旱,生长期间需要保持田间适度湿润。特别是在高温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溉补充水分,但避免积水造成根部缺氧。
肥料施用:除基肥外,在生长期还需追肥两次。第一次是在苗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第二次是在收获前一个月,施用磷酸二氢钾10公斤,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并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例如,使用黄板诱杀蚜虫,或者喷洒高效低毒农药控制病情发展。
收获与储存
适时收获: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70-90天。当植株长到30-40厘米高时即可开始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品质和产量。
收获方法:用手轻轻拔取成熟的水芹植株,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幼苗。同时清理掉老叶和枯枝败叶,保证产品质量。
储藏条件:新鲜采摘下来的水芹不宜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最好立即放入冷库中冷藏保存,温度控制在0-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期。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桐城水芹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