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小麦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科学施用与减量增效。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ing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e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Whea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小麦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规程(DB4114/T 160-2021)为河南省小麦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肥料使用。规程指出在基肥施用时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这主要是基于有机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减少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风险。例如,在底肥施用中推荐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至3000公斤,并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这样的搭配既能满足小麦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又能避免因单一施肥导致的养分失衡问题。
其次,关于农药使用。规程强调要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结果合理选择药剂种类和施药时间。比如对于蚜虫防治,建议当百株蚜虫数量达到500头以上时开始喷药,可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等高效低毒杀虫剂。这种做法有助于精准用药,降低农药残留风险,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再者,规程还特别提到要重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具体地块的养分状况,然后据此调整施肥方案。例如,对于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钾肥用量;而对于酸性土壤,则需要考虑石灰调节pH值后再施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此外,规程提倡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如利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不仅能保证播种均匀度,还能控制播种量,从而间接影响后期施肥与植保工作的开展。机械化操作还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小麦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规程》不仅提出了具体的农业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