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淡水鱼肠道常见致病菌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样品采集与处理、分离培养、纯化培养及鉴定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淡水鱼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操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n Freshwater Fish G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98-2021《淡水鱼肠道常见致病菌分离与纯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淡水鱼肠道致病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样品采集
该标准规定样品应从健康状况不佳或死亡的淡水鱼中采集。具体操作要求是使用无菌工具取样,确保样品的新鲜度。同时强调了采样过程中避免污染的重要性,比如采样前要对鱼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并且在无菌环境下完成整个采样过程。
培养基选择
对于致病菌的初步筛选,推荐使用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等通用培养基。如果怀疑特定类型的细菌感染,则需选用针对性更强的选择性培养基,如伊红美蓝琼脂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群。此外,在进行二次分离时,还应注意根据不同菌种特性调整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以及氧气浓度等参数设置。
分离与鉴定
分离步骤主要包括将样品接种到适当培养基上并观察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疑似菌落,需进一步通过显微镜检查形态特征来初步判断种类。之后可通过生化试验如糖发酵实验、酶活性测定等方式确认身份。必要时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特异性基因片段来进行最终鉴定。
纯化
为了获得纯净单一菌株,通常需要多次划线平板法或其他有效手段反复纯化直至得到稳定的单个菌落。在此阶段还需注意防止交叉污染,保证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
以上便是基于DB22/T 3298-2021中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说明。遵循这些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