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路侧设施的设置要求、功能配置、安装规范和技术参数。本文件适用于智慧高速公路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路侧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Intelligent Expressway - Part 3: Roadside Facilities Setting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慧高速公路 路侧设施设置规范》(DB50/T 10001.3-2021 和 DB51/T 10001.3-2021)是指导智慧高速建设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总体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路侧设施的设置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设施的设计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年,并需具备抗腐蚀、抗震等性能。同时强调了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需求。
二、监控系统
监控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应控制在3.5米至5米之间,确保视野开阔且不易被遮挡。摄像机的覆盖范围需满足双向车道全覆盖的要求,且相邻摄像机之间的重叠区域不得少于10米。此外,视频存储时间应不少于30天,以保证事故追溯和分析的需要。
三、通信设施
标准规定,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强度应达到-75dBm以上,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信杆塔的高度应根据实际地形确定,但最低不得低于8米。同时要求通信设施具备防雷击功能,并配备备用电源,确保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持续工作4小时以上。
四、信息发布设施
可变情报板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驾驶员视线易于捕捉到的地方,一般建议设置在距地面5米至6米的高度。情报板的信息更新频率可根据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但最短更新间隔不得低于1分钟。此外,情报板的内容显示应清晰易读,字体大小需符合相关人因工程学标准。
五、应急救援设施
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电话的布局,要求每隔2公里至少设置一处,并配备紧急照明装置。电话机壳体需采用防水防尘设计,按键应具备夜视功能。对于隧道等特殊路段,还需增设声光报警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引起司乘人员注意。
六、环境监测设施
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站的布设间距不宜超过5公里。监测站应具有自动校准功能,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标定维护。监测数据需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延迟不得超过5秒。同时要求监测站周围不得存在明显污染源或干扰因素,确保数据准确性。
七、其他注意事项
标准还提出了一系列通用要求,如所有设施均需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避免相互干扰;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竣工验收时必须进行全面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等环节。
这些条文从不同角度为智慧高速公路路侧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有助于提升道路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