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低视力检查的服务要求、检查流程、设备设施、人员资质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儿童低视力检查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相关机构。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hildren's Low Vision Examination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儿童低视力检查服务规范》(DB22/T 3291-2021)是一项专门针对儿童低视力检查的服务标准,旨在规范和提高儿童低视力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低视力”、“盲”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低视力”是指即使经过最佳矫正,仍然存在视力障碍,影响日常活动的情况。这一定义帮助从业者准确判断患儿是否属于低视力范畴,从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检查流程
在检查流程部分,标准规定了从预约到检查结束的全过程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初次接触时需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及病史;检查前准备阶段应确保环境安静舒适,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正式检查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顺序,如先进行视力测试再做眼底检查等。这些步骤有助于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设备要求
对于用于儿童低视力检查的各种仪器仪表也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要求所有测量工具都必须定期校准维护,以保持其精确度;同时强调了选择适合儿童体型大小的专用器材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减少因不适感而导致的数据偏差。
结果评估与报告撰写
标准还特别指出,在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之后,需要综合分析所得数据形成最终结论,并据此提出个性化的康复建议。此外,书面报告应当简洁明了地列出关键发现以及后续行动计划,便于家长理解并配合执行。
隐私保护
考虑到涉及未成年人的信息敏感性,该文件也提出了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措施。所有相关资料都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泄露,除非获得监护人同意或许可情况下才能对外提供。
以上就是对《儿童低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若干重要内容的深度剖析。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准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也能更好地满足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