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忻州香瓜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忻州地区香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Xinzhou 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9T 14-2021《忻州香瓜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忻州市香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农业防治措施
条文:选择抗病品种
该条款强调在种植前应优先选用经过当地农业部门认证的抗病性强的香瓜品种。例如,“晋香一号”等品种因其较强的抗病性被推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还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解读:
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第一步。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病原菌种类都会影响香瓜品种的选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挑选最适合的品种。此外,定期更新种植品种也是应对新出现病虫害的有效策略之一。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条文:设置防虫网
要求在温室或大棚内安装防虫网以阻止害虫进入。同时建议使用银灰色反光膜覆盖地面,可以驱赶蚜虫并抑制杂草生长。
解读:
设置防虫网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物理屏障,能够有效地阻挡外部害虫侵入,特别是在春秋季节蚜虫活跃时期尤为重要。而银灰色反光膜则兼具驱避害虫和保持土壤湿润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
三、生物防治手段
条文: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
提倡释放赤眼蜂、瓢虫等自然天敌来控制害虫种群密度。另外还可以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对付鳞翅目幼虫。
解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友好的方式,通过引入天敌或者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而且长期来看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生物防治时需注意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的栖息地,并确保其繁殖不受干扰。
四、化学防治原则
条文:合理轮换用药
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应当交替使用,避免单一药剂长时间连续施用导致抗药性问题加剧。
解读:
化学防治虽然快捷高效,但不当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及病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在制定具体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作物生长期、天气状况等,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配比进行操作。此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以便调整用药策略。
综上所述,《忻州香瓜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只有将这些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实现香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