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国家基本公共服务15分钟低碳出行圈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规划与建设、运营与管理、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城市区域内15分钟低碳出行圈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ity National Basic Public Services - 15-minute Low-carbon Travel Circl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0T 37-2021城市国家基本公共服务 15分钟低碳出行圈》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构建便捷、高效的15分钟低碳出行圈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出行覆盖范围与服务频率
标准规定了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半径约1公里范围内应涵盖主要的公共交通站点、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居民从家出发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即可到达这些设施。同时要求公交线路的发车间隔在高峰时段不超过10分钟,非高峰时段不超过20分钟。这确保了居民能够及时获取出行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2. 绿色交通设施建设
标准强调了绿色交通设施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建设连续且安全的自行车专用道网络,以及设置充足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此外还要求在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盲道和坡道,以便所有人群都能方便使用。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低碳出行方式的选择,也提高了城市的包容性。
3.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提高出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标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的要求。该平台需提供实时公交到站信息查询、路线规划建议等功能,并支持多种终端设备访问。通过这一平台,市民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当前的交通状况并做出合理安排,从而优化整体出行体验。
4. 社区参与机制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低碳出行圈的设计与维护过程中来。具体来说就是定期组织座谈会或者问卷调查等活动听取民众意见,并据此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这样既能增强公众对项目的认同感和支持力度,也能让政策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以上内容只是对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和深度解析,全面理解和落实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