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楠木容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楠木容器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aine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hoeb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159-2021楠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是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作为一项地方标准,它为楠木容器育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育苗前准备这一章节中,标准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根据第4.1条的规定,种子采集应在果实成熟期进行,并且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种子需要经过清洗、消毒和催芽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例如,可以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来软化种皮,促进种子吸胀,从而加快发芽速度。
关于基质的选择与配制,标准在第5.1条中指出,应选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富含有机质的基质材料。具体来说,可以使用腐殖土、珍珠岩和蛭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这样的基质能够为幼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根系发育。
在育苗管理部分,第6.3条提到要定期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这要求育苗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识别常见的病虫害症状,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比如,对于蚜虫侵害,可以通过喷洒生物农药来进行控制。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容器规格的选择(见第7.2条)。建议选用口径8厘米至10厘米、高度10厘米至15厘米的塑料容器或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容器。这种尺寸既能满足楠木幼苗初期生长的需求,又便于移植时对根系的保护。
最后,在苗木出圃环节,第8.1条明确了苗木质量标准。合格的苗木应该具有完整健康的根系,茎干直立且无机械损伤,叶片颜色正常,无明显病虫害痕迹。只有达到这些条件的苗木才能被认定为适合造林使用的优质苗木。
以上是对《DB50/T 1159-2021楠木容器育苗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楠木育苗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