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酸化土壤改良的技术要求、改良方法、监测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酸化土壤的改良工作,为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提供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cidic Soil Impro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146-2021《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标准,为酸化土壤的改良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土壤酸化原因分析
标准指出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质含量低、降雨淋溶作用等。其中,氮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硝态氮积累,增加土壤酸度。因此,在改良过程中应注重平衡施肥,减少高浓度氮肥的使用。
改良措施
1. 增施有机肥料:标准建议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不少于3吨。有机肥料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提高土壤pH值,增强土壤缓冲能力。
2. 石灰施用:对于pH值低于5.5的土壤,推荐使用生石灰或熟石灰进行调节。施用量需根据土壤类型和目标pH值确定,通常每公顷施用1至3吨为宜。
3. 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苕子等绿肥作物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种植周期一般为6个月以上。
监测与评估
标准强调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变化情况的重要性。监测频率建议为每年至少两次,分别在春耕前和秋收后进行。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调整改良方案,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注意事项
在实施改良措施时应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石灰,以免造成局部土壤盐渍化。同时,改良工作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种类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改良计划。
这些条文为酸化土壤的科学合理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