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养殖场选址、规划布局、池塘工程、进排水系统、增氧系统、投饲系统、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池塘养殖场建设。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nd Aquaculture Farm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135-2021池塘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池塘养殖场的建设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要求
标准指出池塘养殖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区域。具体来说,要求周围没有污染源,土壤渗透性适中,地下水位较低。这样的选址能够保证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稳定,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二、池塘设计
池塘面积宜控制在5至20亩之间,深度以1.5至2米为佳。进排水系统要独立设置,确保可以实现单个池塘的独立操作。池底形状推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便于水流循环和饵料分布均匀。同时要求池埂坡比合理,一般为1:2.5到1:3,既能防止塌方又能方便管理。
三、配套设施
标准强调了电力供应的重要性,要求每个池塘配备独立电源,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此外还应配置增氧机、投饵机等机械化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对于大型养殖场,还需建立饲料仓库、药品库房以及病死鱼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水质管理
规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等,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提倡采用生物净化技术改善水质,比如种植水生植物或投放滤食性鱼类。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化学药物,鼓励采用物理方法或天然物质进行疾病预防。
五、生态环保
明确要求养殖场不得超标排放废水废渣,提倡循环利用水资源。建议采取生态沟渠拦截雨水径流,减少泥沙淤积。同时重视植被恢复工作,在池塘周边种植防护林带,既可防风固沙又有利于调节小气候。
以上这些条文从选址到日常管理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有助于提升池塘养殖场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