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园套种羊肚菌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利用桑园进行羊肚菌套种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Cropping Morel Mushroom in Mulberry Gard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3T 12-2021《桑园套种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指导桑园与羊肚菌的高效套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首先在选址上,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pH值为6.5-7.5的地块。这主要是因为羊肚菌生长需要适宜的酸碱环境,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关于整地施肥,标准建议深耕细作,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并配合适量磷钾肥。这样做可以为羊肚菌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同时改良土壤结构。
播种环节需注意密度控制,通常采用点播方式,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株距约20厘米。这样的间距既能保证羊肚菌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便于后期管理操作。
在田间管理方面,特别强调了水分管理的重要性。羊肚菌喜湿润但怕积水,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之间。同时还要定期清理杂草,防止病虫害发生。
采收期应把握好时机,当子实体完全展开、菌盖尚未开裂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轻扭动摘取,避免损伤周围植株。此外,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场地,防止病原菌滋生。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桑园套种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