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禾本科作物套种柴胡的术语和定义、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禾本科作物与柴胡套种的生产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Cereals with Bupleurum chinen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350-2021禾本科作物套种柴胡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中药材柴胡与禾本科作物套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在山西省范围内,采用禾本科作物与柴胡套种的栽培技术要求。这为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套种\"指在同一田块上不同生育期的两种或多种作物同时或先后种植的方式。这一定义为理解套种模式奠定了基础。
三、环境条件
要求种植区海拔800-1200米,年均气温6-10℃,年降水量400-600毫米。这些气候条件适宜柴胡生长,同时也适合多数禾本科作物。
四、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深耕细耙,施足基肥。良好的土壤条件是高产的基础。
五、品种选择
柴胡应选用山西地方优良品种,禾本科作物则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搭配品种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播种
柴胡采用直播方式,播深2-3厘米;禾本科作物则根据具体种类确定播种深度。适时播种有利于苗全苗壮。
七、田间管理
包括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灌溉施肥等环节。科学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八、病虫害防治
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九、采收加工
柴胡一般在栽后第3年秋季采收,禾本科作物按常规收获。及时采收保证药材质量。
十、档案建立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记录整个生产过程。这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址到采收全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