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锈病的防治原则、监测与预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梨锈病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Pear Rus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340-2021《梨锈病防治技术规程》是山西省针对梨树锈病防治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梨锈病的病原为转主寄生真菌,这种病害会严重影响梨树的产量和品质。标准中特别指出,梨园周边环境管理对于控制病害至关重要。
关于预防措施,标准强调了清除越冬场所的重要性。要求彻底清除梨园附近的桧柏等转主寄主植物,或者将其修剪成不留枝叶的状态。同时,定期清理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基数。
在化学防治方面,标准推荐了多种杀菌剂的使用方法。例如,在春季梨树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浓度一般为波美度3-5度;发病初期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喷雾处理,间隔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农药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应合理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生物防治也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倡利用拮抗菌制剂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进行土壤处理或叶面喷施,这些有益微生物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此外,还可以通过释放捕食螨等天敌昆虫来降低虫害水平,间接减轻梨锈病的发生程度。
综合管理策略则包括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以及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置初发病例。标准还建议果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风雨过后立即检查叶片状况,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以上是对DB14T 2340-2021中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