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预防与准备、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城镇地区的防灾减灾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906-2021《城镇防灾减灾指南》是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城镇防灾减灾的基本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明确“城镇”指城市与建制镇的建成区及规划区,“防灾减灾”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此定义为后续内容奠定了基础。
2. 【规划布局】:要求新建或改建城镇时应考虑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布置功能分区。例如,危险品仓库不得设在人口密集区域附近,且需保持安全距离。这一规定旨在从源头上减少潜在危害。
3. 【基础设施建设】:强调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设施应具备抗震、抗风等多重防护能力,并设置备用系统以保障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行。同时,通信网络应覆盖所有重点单位并确保畅通无阻。
4. 【应急物资储备】:建议建立分级分类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药品、帐篷等基本生活用品以及专业救援设备。物资储存地点需远离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可用性。
5. 【人员疏散与避难场所】:明确规定每个社区都应规划至少一处固定避难场所,并配备必要的指示标志和应急广播系统。此外,还应对居民开展定期演练活动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6. 【监测预警机制】:要求建立健全气象、地震等多种灾害类型的监测网络,及时发布准确可靠的预报信息。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还需设立专门的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口径对外公布情况进展。
7. 【宣传教育培训】: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防灾知识,如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实际文件还包括更多细节规定如建筑结构加固标准、地下空间利用原则等。希望这些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