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泊麦7号小麦品种的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泊麦7号小麦的生产与推广。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saving and High-yield of Bo Mai No. 7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泊麦7号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1309/T 254-2021)是河北省沧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农业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泊麦7号这一小麦品种的节水与高产目标。以下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条文:土壤深耕细耙
规程要求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深耕,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并且要确保地面平整,无明显的大土块。这一步骤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解读:
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向下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同时还能翻动深层土壤中的养分,使肥料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耕作层内。而细耙则能消除地表硬结现象,保证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出苗整齐一致。
二、播种技术
条文:适期适量播种
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每亩播种量控制在8公斤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此外还强调了要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机进行作业,以确保行距和株距合理布局。
解读:
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对于确保泊麦7号正常越冬至关重要。如果过早播种可能会导致幼苗过旺消耗过多养分,影响后期产量;而延迟播种又可能因冬季低温影响分蘖数从而降低总产量。机械精量播种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差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田间管理
条文:水分管理
规程指出,在整个生育期内应采取“少灌多肥”的原则来控制灌溉次数和水量。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这两个关键时期,需根据天气状况适当补充水分,但不得造成积水现象。
解读:
泊麦7号具有较强的耐旱特性,因此不需要频繁浇水。通过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及用量,既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能节约水资源。另外,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避免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而导致烂根死苗。
四、病虫害防治
条文:综合防控措施
提倡使用物理方法如设置诱捕器捕捉害虫成虫;化学药剂喷洒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滥用农药污染环境。同时鼓励种植户积极参与统防统治活动,共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平衡。
解读:
综合防控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单一手段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过度依赖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问题。通过构建健康的生态链,利用天敌昆虫等自然因素抑制病原菌传播扩散,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之,《泊麦7号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为农户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生产指导方案,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遵循科学规律,最大限度发挥品种优势,最终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