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果桑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盐碱地果桑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rus Fruit Cultivation on Saline-Alkali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49-2021《盐碱地果桑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盐碱地环境下的果桑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果桑的栽培管理、品种选择、土壤改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提高果桑在盐碱地上的适应性和产量。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
规程中强调了果桑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来决定。推荐使用抗盐碱能力强且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湖桑32号”等。对于苗木的质量也有严格规定,要求苗木根系完整无损,高度不低于50厘米,且无明显病虫害。这一要求确保了种植初期幼苗能够健康生长,为后续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土壤改良措施
由于盐碱地特有的土壤性质,土壤改良是成功栽培果桑的关键步骤之一。规程指出,在种植前需通过深翻土壤、施加有机肥料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含盐量。同时建议采用客土法,即从非盐碱地区取土覆盖原有土壤表层,以减少盐分上升对植株的危害。此外,合理灌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淡水淋洗可以有效降低耕作层内的盐分浓度。
栽培管理要点
在日常管理方面,规程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包括适时修剪枝条以促进通风透光;根据不同生长期调整施肥量和种类;定期检查并清除杂草,避免其与果桑争夺养分水分;以及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寒防冻工作。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果桑健康成长。
病虫害综合防控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规程提倡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一方面要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则鼓励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释放天敌昆虫或使用植物源农药,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果实品质。
综上所述,《盐碱地果桑栽培技术规程》为如何在不利条件下成功栽培果桑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遵循此规程不仅能够提升果桑产量,还能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