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鸭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场地建设要求、发酵物料配制、操作管理及监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肉鸭养殖过程中粪污的异位发酵床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ff-site Fermented Bed Treatment of Meat Duck Man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251-2021 肉鸭粪污异位发酵床处理技术规范》是河北省沧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肉鸭养殖过程中粪污的异位发酵床处理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异位发酵床:指不在养殖现场直接处理粪污,而是通过特定的发酵床系统集中处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病原菌传播风险,同时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 垫料:用于构建发酵床的基础材料,通常由锯末、稻壳等有机物组成,并需加入一定比例的微生物菌剂以促进发酵过程。
技术要求
# 垫料准备
- 材料选择:垫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锯末或稻壳作为主要成分,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 微生物菌剂添加:每立方米垫料中需添加适量复合微生物菌剂,具体用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但不得低于推荐值,以保证发酵效果。
# 发酵床建设
- 厚度控制:发酵床的高度一般设定为60-80厘米之间,过厚可能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微生物活性;过薄则无法提供足够的发酵空间。
- 通风设计:设置合理的通风口位置与数量,保持良好空气流通,有助于维持适宜的氧气浓度,促进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
# 日常管理
- 定期翻抛: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翻抛作业,将表层未完全分解的物料混入深层,加速整个发酵过程。
- 水分调节:保持垫料含水量在45%-60%范围内,可通过喷洒适量清水来调节,避免因水分不足而抑制微生物活动。
- 温度监控:监测发酵床内温度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应维持在50℃左右波动,超出此范围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降温或增温。
安全防护
-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操作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方法。
- 废弃物处置:处理后的成品需妥善存放,并按照规定途径运输至指定地点,防止二次污染发生。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阐述,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