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异色瓢虫饲养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异色瓢虫的人工饲养及其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aring Harmonia Axyrid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 312-2021《异色瓢虫饲养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异色瓢虫的饲养过程,提高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饲养异色瓢虫的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到80%范围内。这样的环境能够模拟自然栖息地,促进异色瓢虫健康生长。例如,如果室内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可能会影响异色瓢虫的新陈代谢速度,进而影响其繁殖和发育。
二、饲料选择与投喂
标准强调,饲料应当新鲜且营养丰富,主要包括蚜虫等小型昆虫作为活体食物。同时,还建议补充适量的糖水或蜂蜜水以满足其能量需求。具体操作时,每日早晚各喂一次,确保每只成虫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量。若长期缺乏适宜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导致异色瓢虫体质虚弱甚至死亡。
三、日常管理措施
根据标准规定,饲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饲养容器内部情况,及时清理残渣和排泄物,避免滋生细菌病菌。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异色瓢虫群体状态,一旦发现有患病个体应及时隔离处理。比如,在发现个别瓢虫出现异常行为如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时,需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成员。
四、繁殖管理要点
对于繁殖环节,标准提出了明确指导:雌雄比例应控制在1:1左右,保证交配成功率;产卵后要提供充足隐蔽空间供幼虫蜕皮变态成长;整个周期内要持续监测温度湿度变化并适时调整。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孵化率及存活率,从而增加可用数量用于田间释放。
五、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最后,标准特别提醒工作人员在接触异色瓢虫及其相关物品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使用手套等工具减少直接接触风险。另外,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相关规定妥善保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污染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异色瓢虫饲养技术规程》从环境调控、饲料供给到繁殖管理等多个维度给出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异色瓢虫人工繁育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