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犊牛断奶期间应激防控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包括环境控制、营养供给、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肉犊牛养殖过程中断奶期的应激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ess Control of Weaned Beef Cal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肉犊牛在断奶期容易因环境、营养和心理等多重因素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其生长发育。《TNAIA 0306-2024 肉犊牛断奶应激防控技术规程》对科学管理肉犊牛断奶过程提供了详细指导。本文以“断奶前预饲阶段的营养过渡”这一关键环节为例,分析新旧版标准的变化,并探讨具体应用方法。
新旧版本标准对比
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更加注重断奶前预饲阶段的重要性,强调通过逐步改变饲料组成来减少断奶后的应激。旧版仅笼统提到需要提前适应固体饲料,但未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而新版则明确规定了从第6周龄开始,每周增加15%的粗饲料比例,同时减少母乳喂养量,直至第9周完全停止母乳喂养。
应用方法详解
首先,在肉犊牛达到6周龄时,应引入适量的优质青干草或颗粒状精料作为补充食物。此时,每日提供约50克/头的混合饲料即可。接下来的三周内,按照每周递增15%的比例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肉犊牛逐渐适应新的饮食结构。在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犊牛的采食量及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食欲下降或腹泻等,需立即暂停增加饲料量,并咨询兽医。
此外,在整个预饲期间,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定期清洁圈舍,保证空气流通;控制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及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源。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犊牛的心理压力,促进其顺利过渡到断奶状态。
总之,《TNAIA 0306-2024》通过细化断奶前预饲阶段的操作指南,为养殖户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从而有效降低了肉犊牛断奶期的应激反应,提高了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