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本文件适用于长距离水工隧洞工程的控制测量及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Survey of Long-distance Hydraulic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419-2021《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长距离水工隧洞工程中的控制测量工作。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长距离水工隧洞工程,对于确保隧洞施工精度、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中,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长距离水工隧洞”的概念,即长度超过5公里的水工隧洞。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明确了适用范围。
二、平面控制测量
# 1. 控制网布设
标准要求平面控制网应采用GPS或全站仪进行布设,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应满足隧洞施工的需求。具体来说,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公里,并且应均匀分布在隧洞沿线。
# 2. 测量精度
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不少于6个,方向观测值的中误差不应大于±2.5秒。此外,导线测量的闭合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三、高程控制测量
# 1. 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水准点的间距不宜大于1公里。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应符合规范要求,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不得超过±1毫米。
# 2. GPS高程测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GPS高程测量作为补充。但需注意的是,GPS高程测量的结果应与水准测量结果进行联测校核,以保证高程数据的准确性。
四、洞内控制测量
# 1. 导线测量
洞内导线测量应采用精密光电测距仪进行,导线边长不宜小于20米,也不宜大于80米。导线测量的角度闭合差应符合规范要求,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4√n秒(n为测站数)。
# 2. 三角高程测量
洞内三角高程测量应与洞外水准测量相联系,三角高程测量的垂直角观测应采用正倒镜观测法,垂直角观测值的中误差不应大于±2秒。
五、测量成果整理与验收
# 1. 成果整理
测量成果应包括控制点的坐标、高程以及相关的测量记录。所有测量数据应经过严格检查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2. 验收标准
测量成果的验收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内容包括控制点的布设合理性、测量精度、数据完整性等方面。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隧洞施工。
六、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环境因素:控制测量时应考虑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
- 人员培训:测量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 定期校验: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校验,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1/T 1419-2021《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技术规范》从术语定义到具体测量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长距离水工隧洞工程的控制测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