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内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界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划界程序、技术要求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limit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Scope of Rivers, Lakes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418-2021《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界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河湖、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明确了该标准在全省范围内的适用性,确保了划界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划定原则
标准强调了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求在划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到既符合法律又实用可行。例如,在划定河道管理范围时需考虑洪水影响等因素。
管理范围划定
对于河湖管理范围,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河流应有不同的宽度要求。如平原区一般河流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各30米至50米;山区河流则根据地形条件适当调整。此外,还特别指出对于有堤防的河流,其管理范围包括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保护范围划定
保护范围是在管理范围之外设定的一道防线,旨在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标准提出,保护范围通常为管理范围外延一定距离,具体数值依据工程规模、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例如,大型水库的保护范围建议从管理范围向外延伸不少于100米。
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划界的准确性,标准详细规定了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使用全站仪或RTK-GPS等现代测绘工具进行实地勘测,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数据库。同时强调了数据采集精度不得低于相关国家标准。
标志设立
完成划界后,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界桩、公告牌等标识物。界桩用于明确边界线位置,公告牌则需标明名称、用途、管理单位等内容。这些措施有助于公众了解相关规定并自觉遵守。
监督检查
最后,标准还建立了监督检查机制,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定期检查已划定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划界成果的有效实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界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而且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促进陕西省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