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香菇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防控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及管理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设施香菇生产的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Title:Facility Shiitake Mushroom Production - Part 4: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395.4-2021《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香菇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病虫害预测预报
标准要求在香菇生产前及整个生长周期内,应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具体包括设置固定观测点,定期记录环境温度、湿度等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例如,当空气相对湿度持续高于85%,且气温保持在10℃至25℃之间时,需特别注意香菇褐腐病的发生。
综合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手段之一。标准强调通过合理布局种植区域,避免连作障碍,选择抗病性强的菌种。同时,严格控制栽培料配方,确保其pH值维持在5.5-6.5之间,以抑制杂菌滋生。此外,及时清理废料和病菇,减少病原基数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 物理防治
物理方法简单有效。标准建议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高温蒸汽消毒等方式处理培养室及工具设备。对于已经感染病害的菇床,可以采取局部切除受侵害部位并覆盖新鲜培养料的方法来阻止病情扩散。
# 生物防治
生物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标准推荐使用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作为拮抗菌剂喷洒于菇棚内,以抑制有害真菌生长。同时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捕食蚜虫等害虫。
#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仅限于其他措施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并且必须遵循最小剂量原则。标准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推荐选用高效低残留的产品。施药时间宜选在晴朗天气上午9点至下午4点间完成,喷雾要均匀周到,避免积水现象。
安全间隔期管理
为了保障产品安全,标准还对不同种类药物的安全间隔期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某类杀菌剂从最后一次用药到采收至少需要间隔7天以上。生产者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追溯。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设施香菇生产 第4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更注重实际应用中的细节把控,为提高香菇产量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