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品种兰天36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兰天36号小麦品种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Title:Wheat Variety Lantian 36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465-2021是甘肃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兰天36号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产地环境,标准要求种植区域海拔应在2000米至2700米之间,土壤类型以黑垆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需达到或超过2.5%,全氮含量不低于0.15%,速效磷含量应大于15mg/kg,速效钾含量要高于120mg/kg。这些指标确保了小麦生长的基础条件良好,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指出播种前要精细整地,做到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平整。适宜播期为9月上旬至中旬,每亩播种量为8公斤到10公斤,行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株距保持在10厘米到12厘米之间。合理密植有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促进群体结构优化。
施肥管理上强调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其中有机肥与化肥比例约为1:1。氮磷钾配比建议为1.5:1:0.5,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具体数值。拔节期追施尿素5公斤至7公斤/亩,抽穗开花期再补施尿素3公斤至5公斤/亩,这样可以满足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灌溉措施方面,从出苗到拔节期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灌溉,但遇到干旱天气时应及时补水;拔节后进入灌浆期需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80%之间,通常需要浇灌2次至3次水。适时适量的灌溉能够有效防止早衰现象发生,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籽粒充实度。
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减少越冬病原菌基数;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处理,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收获时间宜选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籽粒含水量一般在20%以下,机械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较高且损失率较低。收获后的种子要及时晾晒干燥,使水分降至13%以下入库保存,避免因湿度过高导致发芽率下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