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品种兰天33号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种子质量和产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的小麦兰天33号品种的生产与推广。
Title:Wheat Variety Lantian 3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462-2021是甘肃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兰天33号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以下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产地环境,标准要求种植区海拔应在2000米以下,土壤类型以黑垆土、灰褐土为主,pH值在7.5至8.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0克每千克。这些条件确保了兰天33号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基础,特别是适宜的酸碱度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强调要选择前茬为豆类或油料作物的地块,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深耕灭茬,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5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20至25厘米。适时适量的播种不仅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还能有效利用光热资源,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田间管理部分指出,幼苗期需进行一次中耕除草,拔节期追施尿素10至15公斤每亩,抽穗扬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灌溉方面,全生育期灌水3至4次,每次间隔约15天。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对于提升兰天33号的小麦品质至关重要。
病虫害防治上,应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防控条锈病、白粉病以及蚜虫等常见病虫害。同时,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任何农药,确保粮食安全。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要求,可以充分发挥兰天33号品种的优势,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