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太子参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苗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太子参的规范化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nce Gins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太子参栽培技术规程DB62/T 4418-2021对规范太子参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关于产地环境的选择,标准指出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块。土壤pH值以5.5至7.0为宜,这有利于太子参根部的正常发育和养分吸收。
在整地施肥环节,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推荐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至3000公斤,并配合使用过磷酸钙25至30公斤以及硫酸钾10至15公斤。这样的肥料配比能够满足太子参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关于种参选择与处理,标准强调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参,要求种参直径在0.5至1.5厘米之间。种参处理时需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浸种10至15分钟,以预防病害发生。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要适时中耕除草,特别是在太子参出苗后的前两个月内,每月进行一次中耕,深度控制在3至5厘米。此外,还需注意合理密植,一般行距保持在20至25厘米,株距10至15厘米。
病虫害防治是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例如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同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或阿维菌素进行喷雾防治。
最后,在采收贮藏阶段,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采收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确保含水量降至12%以下再入库储存。这样可以有效延长太子参的保存时间并保持其品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