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脱氢乙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确认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上述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Benzoic Acid, Sorbic Acid, Saccharin Sodium and Dehydroacetic Acid in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食品检测领域,标准的更新往往意味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以《TFJSPSH 002-2023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脱氢乙酸的测定》为例,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食品中四种常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样品前处理环节的变化。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改进
在《TFJSPSH 002-2023》中,对于样品前处理部分进行了优化调整。与旧版相比,新版更加注重操作步骤的简化与效率提升。例如,在提取过程中引入了固相萃取(SPE)技术,取代了传统溶剂萃取法。这一改变不仅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降低了实验成本,还提高了回收率和重现性。
具体来说,采用固相萃取柱时,首先需要将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溶液状态,然后通过特定的SPE柱进行净化富集。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确保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SPE操作简单快捷,也大大缩短了整个检测流程的时间。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TFJSPSH 002-2023》在样品前处理上的革新体现了现代食品安全检测向高效、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满足了日益严格的监管需求,也为实验室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好固相萃取技术的关键点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