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台黄茶种植和加工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天台县区域内天台黄茶的种植与加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of Tiantai Yellow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027-2021天台黄茶种植加工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天台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天台黄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种植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天台黄茶的种植地应选择在海拔200米至600米之间的区域,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且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要求确保了茶叶生长所需的酸性土壤环境和充足的养分供应,有助于提高茶叶品质。
栽培管理
关于栽培管理,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建议每亩种植密度为3000株左右。同时,要定期进行修剪,保持树冠高度不超过80厘米,以促进侧枝生长,增加采摘面积。此外,还应注意病虫害防治,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加工工艺
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规定了萎凋、杀青、揉捻、初烘、摊凉、复烘等工序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在萎凋过程中,要求控制温度在20℃至25℃,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时间一般为6小时至8小时。这些细节处理对于保留茶叶原有的香气和色泽至关重要。
质量控制
最后,标准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感官指标如色泽、香气、滋味以及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总灰分等的具体数值范围。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天台黄茶产品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对《DB33/T 1027-2021天台黄茶种植加工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