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芹机械化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西芹的机械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Cel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440-2021《西芹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西芹种植过程中机械化操作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规程指出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并强调种子质量需符合GB 16715.4的规定。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温汤浸种要求将种子置于50-55℃的热水中浸泡15-2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以确保均匀受热;药剂拌种则推荐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按比例配制溶液后与种子混合均匀。
二、整地施肥
要求土壤耕翻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同时要施足基肥。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用量不少于30吨,并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整地时要做到地面平整、土块细碎,以便于后续机械作业。此外还提到可以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保留一定量的残茬覆盖地表,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三、播种移栽
播种期一般安排在当地气温稳定回升至10℃左右开始,采用穴盘育苗或者直播均可。穴盘育苗时每个穴孔内放置2-3粒种子,覆土厚度控制在1-1.5厘米之间;直播则需要按照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的标准开沟撒播。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密度建议为每平方米种植15-20株。
四、田间管理
包括灌溉排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灌溉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中耕除草最好结合施肥一起进行,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并防止杂草竞争养分;对于病虫害的防控,则提倡综合措施,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等物理方法,辅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五、采收贮藏
规定了适宜的采收时期及方法。通常情况下,当西芹植株高度达到50厘米以上且叶片充分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尽量避免损伤植株,以免影响品质。采收后的西芹应及时预冷处理,然后存放在温度接近0℃、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这样可以延长保鲜时间,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商品价值。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西芹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突出了机械化应用的重要性,这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