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刺玫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山刺玫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sa davurica Pall.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351-2021《山刺玫育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山刺玫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子采集与处理
标准要求在每年9月至10月期间,当山刺玫果实由绿色变为红色时进行采种。采集后的种子需经过清洗、晾晒并去除杂质。特别强调了种子干燥过程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影响发芽率。此外,建议采用层积处理方法来打破种子休眠,通常是在湿润沙土中存放40至60天,温度控制在0℃到5℃之间。
2. 播种时间与方式
春季播种最佳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气温适中有利于幼苗生长。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基肥以保证养分供应。播种方式推荐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至3倍。
3. 田间管理
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每株之间的距离均匀分布。浇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同时要注意定期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水分和养分。对于病虫害防治,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4. 苗木出圃标准
苗木达到出圃标准时应具备完整健康的根系,高度不低于30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此外,还要求苗木无明显机械损伤及病虫害痕迹。这些指标旨在保障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4351-2021中的核心规定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从事山刺玫育苗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