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中信号系统车载人机界面的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性能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的车载人机界面设计、开发、测试与验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teroperability System - Signal System - Part 4: On-boar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40.4—2021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中信号系统的车载人机界面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5.1 一般要求
该条款明确了车载人机界面的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界面布局需简洁明了,信息显示直观易懂;操作按钮的设置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同时强调了界面设计需考虑不同车型间的兼容性,以实现跨线运行时的一致性体验。
5.2 显示内容
此部分具体描述了车载人机界面应提供的显示信息种类。主要包括列车运行状态、速度信息、目标距离指示、前方信号状态等关键数据。其中对于速度信息的显示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即采用数字与图形相结合的形式,并且当实际速度接近或超过限速值时,应当通过颜色变化(如红色)提醒驾驶员注意。
5.3 操作功能
针对车载人机界面的操作功能做出了细致的规定。要求所有常用的功能按键都应易于触及且标识清晰,避免误操作的发生。此外还特别提到紧急制动复位按钮的位置应当便于触及但又不会被轻易触发,以保障行车安全。
5.4 界面语言
为了适应国际化需求以及方便非本地工作人员使用,本标准建议界面语言至少包含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并且在多语言支持的情况下,应当保证切换过程简单快捷,不影响正常使用。
5.5 用户培训材料
最后一条款关注到用户培训环节的重要性。指出制造商所提供的培训资料必须详尽准确,涵盖从基础操作到故障排除的所有必要内容,并且最好附带多媒体演示或者模拟训练软件,帮助使用者更快上手。
以上就是对DB37/T 4440.4—2021中关于车载人机界面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