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在互联互通体系中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接口要求及性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间乘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设计、建设与运营。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it Interoperability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41—2021《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规范》中的乘客信息系统(PIS)部分,对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PIS系统相关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条文解读:
- 5.3.1 系统架构
要求PIS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具体来说,系统需包括信息源、传输网络、显示终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源负责内容生成,传输网络实现数据传递,显示终端则用于信息展示。
- 5.3.2 功能要求
PIS系统需具备实时信息发布、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广播、日常运营信息推送等功能。同时,系统还应支持多语言切换、多媒体内容播放以及用户反馈收集等增值服务。
数据传输与安全性
条文解读:
- 5.4.1 数据传输
强调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议使用加密技术保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此外,系统需具备故障自愈能力,当网络中断时能够自动恢复连接。
- 5.4.2 安全性
对于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这些措施旨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及数据泄露。
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
条文解读:
- 5.5.1 用户体验
注重提升用户体验,规定PIS系统界面应简洁直观,操作便捷。信息更新频率适中,避免过多冗余信息造成干扰。同时鼓励采用触控屏等交互式设备提高互动性。
- 5.5.2 服务质量
提出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响应时间、故障率、满意度等多个维度。通过定期监测和服务质量报告来持续优化系统性能。
维护管理与技术支持
条文解读:
- 5.6.1 维护管理
明确了维护工作的周期性和具体内容,如定期检查硬件状态、软件升级、数据清理等。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制度有助于追踪问题根源并及时解决。
- 5.6.2 技术支持
要求提供全天候的技术支持服务,设立专门的服务热线或在线客服平台。对于重大故障需有应急预案,并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使用。
以上是对DB37/T 4441—2021中关于PIS系统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解读。这些规定不仅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标准化建设指南,也为乘客带来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