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脂肪胺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mines in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s - Gas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32—2021《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脂肪胺测定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等挥发性脂肪胺类化合物的测定。这一范围定义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其针对性和适用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挥发性脂肪胺”进行了明确界定,指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胺类化合物。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该类物质的认识,为后续检测工作提供了基础。
在方法原理部分,标准指出采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各组分,并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此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并定量分析多种挥发性脂肪胺,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采样与样品处理,标准要求使用吸附管采集废气样本,随后将吸附管置于适当的溶剂中进行解吸。解吸液需经过滤后用于气相色谱分析。这一过程保证了样本的完整性与代表性,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气相色谱仪、色谱柱的选择及操作条件等。这些具体的技术参数设置,旨在确保检测设备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最后,标准强调了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如定期校准仪器、空白试验、平行样测定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这些措施对于保障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DB37/T 4432—2021标准通过对采样、分析、质控等多个环节的严格规定,为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脂肪胺的测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