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苏玛罐采集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的测定。
Title: Ambient Air - Determination of 57 Ozone Precursors - Canister Sampling Gas Chromatography - 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34—2021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的测定方法。该标准采用罐采样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关键条文解读:
1. 样品采集:标准要求使用不锈钢或玻璃材质的Tenax吸附管,采样流量为0.5L/min,采样时间为24小时。此条件能有效富集目标化合物,确保数据可靠性。
2. 分析条件:色谱柱选用非极性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从40℃保持2min,以8℃/min升至180℃,再以5℃/min升至220℃并保持5min。这种温控方式可实现目标物的良好分离。
3. 定量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要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这保证了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线性范围。
4. 质量控制:每批样品需带两个空白样品和一个加标回收样品。空白样品中目标物浓度应低于方法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这些质控措施可有效验证分析过程的可靠性。
5. 方法性能指标:方法检出限为0.001-0.005μg/L,定量下限为0.003-0.015μg/L。这些指标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6. 应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等类别。这涵盖了主要的臭氧前体物种类。
该标准为环境监测机构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对于准确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