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灌区节水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大中型灌区的节水评价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Water-saving Evaluation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23—2021《灌区节水评价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灌区的节水评价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节水评价的目的与范围
- 标准明确指出节水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灌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其适用范围涵盖了山东省内所有类型的灌区,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灌区。
2. 节水评价的基本原则
- 科学性:要求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科学合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实用性:注重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灌区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 持续改进:鼓励通过节水评价不断优化灌区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措施。
3. 节水评价的主要内容
- 现状调查:全面了解灌区的基本情况,包括灌溉面积、水源状况、设施条件等。
- 用水分析:对灌区的用水量、用水效率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 节水潜力评估:识别灌区存在的节水空间,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建议。
- 经济可行性分析:评估节水措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节水措施的技术要求
- 工程改造:如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
- 管理优化:加强用水管理和调度,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
- 新技术应用: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灌区管理水平。
5. 节水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 建立健全节水效果的监测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确保节水措施的有效实施。
- 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形成科学的节水评价报告,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
这些条款构成了DB37/T 4423—2021的核心内容,为山东省灌区的节水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