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中UV-B杀菌补光灯的应用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设备选择、安装布置、操作管理及安全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中UV-B杀菌补光灯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V-B Germicidal Supplemental Lighting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Solanaceous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112—2021《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UV-B杀菌补光灯应用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中使用UV-B杀菌补光灯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UV-B杀菌补光灯”的概念,即一种能够发射特定波长的紫外线B段(UV-B)的灯具,主要用于杀菌消毒及促进植物生长。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基础框架。
技术要求
1. 光源特性
标准要求UV-B杀菌补光灯的主波长应在280nm至315nm之间,并且其辐射强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避免对作物造成伤害同时达到最佳杀菌效果。此外,还规定了灯管的使用寿命不得低于5000小时。
2. 安装高度与间距
对于不同类型的茄果类蔬菜,推荐了相应的安装高度和灯具之间的最小间距。例如,番茄种植时建议灯管离地面约1.5米高,相邻两盏灯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2米左右。这样的设置有助于确保整个温室空间内均匀分布UV-B辐射。
3. 光照周期管理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光照时间非常重要。春季和夏季由于自然光照充足,可适当减少人工补光时间;而在秋冬季则需要增加补光时长来弥补日照不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每天补充UV-B照射时间为2-4小时即可满足需求。
使用方法
- 在首次启用之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电源连接是否牢固、灯罩是否有损坏等。
- 定期清洁灯具表面,防止灰尘积累影响发光效率。
- 当发现某些区域存在阴影或过亮现象时,应及时调整灯具位置或角度。
安全措施
考虑到UV-B对人体皮肤和眼睛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在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时务必佩戴防护眼镜并穿长袖衣物遮挡身体裸露部位。另外,还需注意不要让儿童接近正在工作的UV-B光源附近玩耍。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茄果类蔬菜设施生产UV-B杀菌补光灯应用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硬件配置到实际操作的方方面面,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和环保性,这对于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