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拼装桥墩的设计原则、构造要求、材料选用、计算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采用预制拼装技术的公路和城市桥梁桥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Segmental Bridge Pi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385-2021预制拼装桥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浙江省针对桥梁工程中预制拼装桥墩设计与施工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该标准结合了浙江地区的地理、气候和交通特点,对预制拼装桥墩的设计原则、构件制作、安装施工以及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定。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设计阶段的关键要求
# 1.1 材料选择
根据第4.1节的规定,预制拼装桥墩所使用的材料需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特别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50,钢筋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GB/T 1499.2的规定。此外,对于预应力筋的选择,应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并且其力学性能需达到GB/T 5224的标准。
# 1.2 结构安全性评估
第5.2节强调,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具体而言,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的地区,桥梁结构应按照高于本地区基本烈度一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同时,还需确保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桥墩顶部的水平位移不超过限值。
二、构件制造过程中的重点事项
# 2.1 模板系统
依据第6.1节的要求,模板的设计应保证足够的刚度以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变形。模板表面需平整光滑,接缝严密不漏浆。对于重复使用的模板,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检查其完好状况,必要时需修复或更换。
# 2.2 浇筑工艺
第6.3节指出,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确保振捣密实无气泡。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适当的湿度条件。
三、现场安装施工的技术要点
# 3.1 吊装方案
按照第7.1节的规定,吊装作业前需编制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吊车的选择及其工作半径应满足构件重量及安装高度的需求。吊点位置应经过精确计算确定,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构件损坏。
# 3.2 精准定位
第7.4节特别提到,桥墩拼装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千分之一,且相邻两节之间的轴线偏差不应大于2mm。为实现精准定位,可利用全站仪或其他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多次复核校正。
四、竣工验收与维护保养
# 4.1 验收标准
第8.1节明确了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偏差检测以及承载能力试验等。所有检查项目均需达到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否则不得交付使用。
# 4.2 日常维护
为了延长桥墩使用寿命,第9.2节建议定期对桥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及时修补裂缝等问题。同时,还应注意观察基础沉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DB33/T 2385-2021预制拼装桥墩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部非常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地方标准,它不仅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紧密结合了当地实际情况,为推动预制拼装桥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