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运输机场室内应急定位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安装规范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运输机场室内应急定位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行维护。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door Emergency Location System in Transport Air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CAATB 0037-2023运输机场室内应急定位系统技术要求》对机场室内应急定位系统的性能、功能和部署提出了全面规范。本文以“新旧版本中室内定位精度要求的变化”为主题展开深入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室内定位精度仅要求达到10米范围。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指标被细化为两类区域:一般活动区定位精度不低于5米,关键操作区定位精度需控制在3米以内。这种调整直接反映了机场运营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对于紧急情况下快速精准救援的重要性提升。
例如,在机场候机大厅这类一般活动区,当发生旅客突发疾病等事件时,能够将位置锁定至5米范围内已能有效支持响应;而像跑道附近这种关键操作区,定位精度提升至3米则可以确保消防、医疗等专业队伍迅速抵达事故点。这不仅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也降低了因误判导致延误的风险。
要实现这样的高精度定位,机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如采用蓝牙信标与UWB超宽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区域内布设密集的信号节点,并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同时,还需定期校准设备参数,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新版标准中关于定位精度的提升体现了民航业对安全服务品质追求的持续深化。各相关单位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措施,保障运输机场室内应急定位系统的高效可靠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