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实现路径框架、具体路径及保障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在实践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的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Value Conversion of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价值转化实现路径技术导则 DB3305T 196-2021》是湖州市发布的关于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技术文件。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提出了“两山”转化的核心概念。其中“生态产品总值”被定义为一定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这一指标用于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贡献,为科学评估生态价值提供了量化依据。
导则特别强调了“三生空间”统筹布局的重要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要求,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例如,在生产空间中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项目落地,确保产业发展符合生态承载力。
在“价值核算体系构建”章节,提出了建立涵盖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大类别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框架。其中,物质供给类包括农林牧渔产品等直接产出物的价值计算;调节服务类涉及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性服务的价值评估;文化服务类则关注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非物质收益的测算方法。这些具体分类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对于价值转化路径的选择,导则建议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模式。政府负责制定政策法规、搭建交易平台,市场机制引导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生态产品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来。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基金、推行碳汇交易等方式激发各方主体的积极性。
此外,导则还提出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并将结果作为决策参考依据。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生态安全的问题,保障“两山”转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