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通级实验用猫的环境及设施要求,包括饲养环境、笼具、通风系统、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普通级实验用猫的饲养和管理。
Title:Ordinary Experimental Cats -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851-2021《普通级实验用猫环境及设施》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普通级实验用猫在饲养、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于环境与设施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1. 实验用猫房舍的基本要求
- 位置选择:实验用猫房舍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交通要道等,并且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这有助于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建筑结构:房舍应当采用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建造,确保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和温度变化。同时,内部设计应便于清洁消毒。
2. 温度与湿度控制
- 温度范围:实验用猫的生活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8℃至29℃之间。这样的温差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验用猫的生理需求。
- 湿度控制:相对湿度控制在40%到70%范围内。适当的湿度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用猫的舒适度,还能防止疾病传播。
3. 空气质量
- 通风系统:必须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每天至少换气一次,确保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安全限值。
- 过滤装置:安装高效微粒空气(HEPA)过滤器或其他同等效果的过滤装置来去除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颗粒物。
4. 光照条件
- 自然光源:尽可能利用自然光线作为主要照明来源。如果无法实现,则需提供人工光源补充。建议每日光照时间为12小时左右。
- 避免直射阳光:设置适当遮挡措施以防强光直接照射到笼具内,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5. 笼舍设计
- 大小规格:每只成年实验用猫所需最小活动空间为0.5平方米。笼子的高度不得低于0.6米。
- 材质选择:笼体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表面光滑无锐角,易于清洗和消毒。
- 饮水与喂食装置:配备自动饮水器和固定式食物槽,确保水源清洁且随时可得。
6. 卫生管理
- 日常清扫:每天至少清理一次粪便并更换垫料。每周彻底冲洗整个区域一次。
- 消毒程序:定期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剂对所有接触面进行处理,特别是笼具内外部以及地面墙壁等处。
通过以上这些详细的解读可以看出,《普通级实验用猫环境及设施》标准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用猫生活环境,从而保障其健康状况良好,进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